行醫27年來,鄧桂芳身著白衣,行走鄉野間,把健康帶給大山深處的家家戶戶。衛校畢業至今,她一直扎根基層,以扎實的醫務素養和無私的奉獻精神,筑牢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,當好人民群眾健康的“守門人”。
立本職,她是護理團隊“帶頭人”。
作為衛生院護理團隊的帶頭人,鄧桂芳考慮的是如何“以病人為中心,以安全為重點,以服務質量為追求”,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。
在欽州市欽北區板城鎮那香衛生院工作期間,衛生院臨時收治了一名“植物人”患者。鄧桂芳任勞任怨,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護理和照顧。患者出院后,她經常去看望他,并協助家屬為其洗頭、擦身子、清潔護理……這些舉動,讓患者家屬感動不已。
“這么臟的活兒,你怎么一點都不嫌棄?”患者家屬楊女士不解地問。“沒啥,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護士該做的事。”鄧桂芳如是回答。
多年來,鄧桂芳的手機號碼成了服務當地村民的醫療熱線;新冠疫情期間,她更是主動擔當,義無反顧奔赴抗疫一線,竭盡所能。
“她吃住基本都在衛生院,24小時隨時待命。”這是衛生院同事們對鄧桂芳工作的真實描述。
守初心,她是基層服務“拓荒牛”。
近年來,鄧桂芳總在琢磨著如何讓村民們“小病不出鄉鎮”。
“醫護人員必須不斷提升業務能力,根據實踐及時掌握最新、最有效、最正確的醫護技術,為群眾提供更高效、便捷的服務。”鄧桂芳說,她也是農村孩子,了解農村,深愛農村,更愿為鄉親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。
2015年,作為小董鎮鄉村醫生辦公室主任的鄧桂芳,面對村衛生室設備簡陋殘舊、人員參差不齊,業務管理“零”資料等情況,她一次次組織動員鄉村醫生培訓,去先進單位取經,深入臨床科室聽取意見建議,提升自身業務素質。
從一名普通護士逐漸成長為護士長,再到鄉村醫生辦公室主任、護理部總護士長,鄧桂芳一步一個腳印,積累了豐富臨床護理和管理經驗,總結出了完整、實用的工作規章制度,也編制了一本本護理手冊。
如今,全鎮16個村衛生室的就醫環境發生了很大改變,50多名鄉村醫生的技術和服務大幅提升;村衛生室在診療、書寫等方面更規范,并增開了中醫外治等特色服務;約10萬常住人口、6000+建檔老年人、2000+建檔糖尿病人、4000+建檔高血壓患者,均享受到更好的基本衛生服務。
暖人心,她是閑不住的“熱心腸”。
面對患者,鄧桂芳心懷一份柔情;同事眼中,她則是大家公認的“知心鄧姐”。 “有一位褥瘡患者,皮膚潰爛化膿了,疼痛難忍。”一次查房時,鄧桂芳見狀,迅速上前握住患者雙手,輕聲安慰。盡管已到下班時間,她仍用了3個小時為其做完清瘡處理。
護理“新手”因工作壓力大,數夜難眠,鄧桂芳找其談心;新員工考不上執業資格證,她給予鼓勵和指導,使其順利領證;護士懷孕不便上夜班,她多次主動調班……只要同事有需要,她都會熱心幫助。
工作出色,絲毫不影響鄧桂芳成為“孝老愛親”模范。鄧桂芳的伯祖父常年臥床不起,爺爺和姑媽也身患重病,為了照顧好三位老人,新婚燕爾的鄧桂芳得到丈夫支持后,將他們接來工作地,悉心照顧,同吃同住十幾年。
27年來,鄧桂芳矢志不移,踐行著基層健康“守門人”的初心,先后榮獲“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”“全國三八紅旗手”“全國醫藥系統先進個人”“全區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”“廣西五一勞動獎章”等榮譽稱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