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舊學校發(fā)揮新作用,今后要以實際行動支持和教育小輩們紅白事簡辦,把省下的錢用在生產和孩子教育方面,讓生活過得更好?!比涨?,在河池市天峨縣坡結鄉(xiāng)龍鳳村隴教屯文明實踐活動點,屯里85歲的楊氏老人高興地說。
隴教屯屬石山村屯,地處偏遠,幾年前,公路通到了家門口,目前,全屯還集居著20多戶人家100多口人。交通便利了,生產條件好了,當?shù)厝罕娎锚毺氐臍夂驐l件和生態(tài)條件,發(fā)展養(yǎng)羊、養(yǎng)土雞土豬,種植蔬菜、火麻等,經濟收入不斷增加,生活越過越好。一直以來,該屯就注重文明教育,民風淳樸,鄰里團結,尊老愛幼,鄉(xiāng)風和諧,群眾熱心公益事業(yè)。20世紀80年代末,屯里群眾曾自發(fā)捐款,義務投工投勞在屯里興建了隴教小學,方便屯里和周邊的孩子上學讀書。2024年初,又自發(fā)捐款3萬多元,同時義務投工投勞,維修從縣城通往屯里的公路和入屯道路,增加會車道、擴寬拐彎處,進一步改善山村生產生活條件。
隨著教育形式不斷發(fā)生變化,10多年前,隴教屯不再設立教學點,修建于1989年的隴教小學因此閑置下來,由于時間久遠,加上缺乏有效管護,門窗和屋頂?shù)榷嗵幤茡p,操場荒廢。去年8月,經本屯鄧紹芬等幾位退休干部和屯里負責人鄧祖順商量倡議,決定把學校教室重新修繕,作為全屯群眾開展紅白喜事和其他集體活動的場所,重新發(fā)揮學校的教育作用。倡議發(fā)出后,群眾積極響應,踴躍捐款,都同意把屯公益林資金用于購買材料,共籌款9.8萬元,擴寬了進場路面,把面積近300平方米教室破損的屋頂全部換新,操場全部硬化,周邊砌好圍墻,建好護欄。鄧祖順還無償讓出自家一塊土地,使原來狹小的操場面積擴展到700多平方米,屯里老少又義務投工投勞,趕在春節(jié)期間順利完成了各項基建工作。
群眾自發(fā)組織,把廢舊閑置的學校改建成屯里文明實踐點,這是大事喜事。今年春節(jié)期間,天峨縣委宣傳部和坡結鄉(xiāng)、龍鳳村干部一起來到現(xiàn)場,慶祝實踐點落成,并與鄉(xiāng)親們圍坐在一起,共同學習移風易俗相關知識,向家庭主婦贈送圍裙等生活用品,倡導大家從身邊小事做起,從身邊日常做起,養(yǎng)成更加文明的生活習慣。在剛剛鋪好的水泥地板操場上,大家一起煮湯圓,拉家常,話前景,共同謀劃屯里新生活。(林鳳)